根據不同需要,光子探測器工作溫度范圍為4k-300k。為了保證低溫工作條件,探測器結構非常重要,必須注意與制冷器配合、密封性能喝組件標準化設計等問題。
1、常溫工作的探測器結構
在常溫下工作的探測器,結構比較簡單,只要提供保護外殼,引出電極和透紅外窗口就可以了。如硫化鉛、硒化鉛探測器,一般采用TO-5型晶體管外殼,前面加透紅外窗口。
2、帶半導體制冷器的結構
當紅外探測器工作溫度在195-300k之間時,采用半導體制冷形式最為方便。制冷器冷端上安裝探測器芯片,熱端與外殼底座相連,并加散熱器散熱。一般采用真空密封結構,把半導體制冷器和探測器芯片均封裝在真空腔中,以保持其制冷效果。
3、低溫杜瓦結構
低溫工作的探測器大多工作在100K以下,以77K工作為主。有些鍺、硅摻雜光電導器件工作在4k-60k之間。低溫工作的探測器的芯片需要封裝在真空杜瓦中。假若工作溫度77k,環境溫度為常溫300k,就必須采取絕熱措施,真空杜瓦是絕熱的好辦法。下圖為某一型探測器杜瓦的三維剖視圖。
若杜瓦真空度降低,絕熱性能變壞,傳到散熱使消耗的冷量增加,因此就需要更大的制冷功率;更為嚴重的是,制冷器的冷量通過傳導會使杜瓦外殼溫度降低,空氣中的水分就會凝結在杜瓦外壁和窗口上,輕則呈霜狀,重則有水滴,稱為杜瓦“結霜”或“出汗”。一旦出現“結霜”或“出汗”,影響紅外線透射,所以高真空杜瓦結構是紅外探測器正常工作的必須條件。除杜瓦必須保持高真空度以外,透紅外窗口還要滿足探測器工作波段要求。